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诊疗指南
发布时间:2025-09-10
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诊疗指南
风湿性心脏病(Rheumatic Heart Disease, RHD)是一种由风湿热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疾病,常见于老年人,尤其是那些在年轻时感染过A组链球菌的患者。以下是针对老年人的诊疗指南,强调综合评估、个体化治疗和长期管理。
1. 诊断
病史和症状评估:询问风湿热病史、心脏症状(如呼吸困难、胸痛、心悸、水肿)和功能状态(NYHA分级)。
体格检查:听诊心脏杂音(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/关闭不全的典型杂音),检查有无心力衰竭体征(如颈静脉怒张、肺部啰音)。
辅助检查:
心电图(ECG):检测心律失常、心房颤动等。
胸部X线:评估心脏大小和肺充血。
超声心动图:金标准,评估瓣膜病变严重程度、心室功能和并发症。
血液检查:包括炎症标志物(如CRP、ESR)、脑钠肽(BNP)以评估心力衰竭,以及肾功能和电解质。
2. 治疗
药物治疗:
抗生素预防:长期使用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(如每月注射苄星青霉素)以防止风湿热复发,根据指南调整剂量(老年人需考虑肾功能)。
心力衰竭管理:使用利尿剂(如呋塞米)、ACE抑制剂/ARB、β-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,个体化滴定以避免低血压和肾功能损害。
抗凝治疗:如有心房颤动或机械瓣膜,使用华法林或DOACs,定期监测INR(老年人出血风险高,需谨慎)。
症状控制:针对胸痛或心律失常使用相应药物。
介入和手术治疗:
瓣膜修复或置换:对于严重症状或瓣膜狭窄/关闭不全,考虑经导管介入(如TAVR for aortic stenosis)或外科手术,评估手术风险(老年人合并症多,需多学科团队评估)。
球囊瓣膜成形术:适用于 selected cases of mitral stenosis。
非药物干预:生活方式调整(低盐饮食、适度活动)、疫苗接种(如流感、肺炎球菌疫苗)以预防感染。
3. 监测和随访
定期随访(每3-6个月):监测症状、体重、心功能(超声心动图)、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。
教育患者识别心力衰竭恶化迹象(如体重增加、呼吸困难加重)。
多学科团队 approach,包括 cardiologist、geriatrician、和 primary care physician。
4. 预后
预后取决于瓣膜病变严重程度、合并症(如慢性肾病、糖尿病)和治疗依从性。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可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,但老年人总体预后较年轻人差,5年生存率约50-70%。强调个体化 care 和 palliative approach when appropriate。
本指南基于国际共识(如 WHO 和 AHA/ACC 指南),实际应用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最新 evidence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