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间质性肺炎诊疗指南
发布时间:2025-09-10
老年人间质性肺炎(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, ILD)的诊疗需考虑年龄相关因素,包括合并症多、免疫功能下降、药物耐受性差等。以下是关键诊疗指南:
1. 诊断评估
临床表现:常见症状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、干咳、乏力;体征可能有双肺底爆裂音(Velcro啰音)。
影像学检查:高分辨率CT(HRCT)是金标准,可显示网格影、蜂窝肺等特征。
肺功能测试:典型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(DLCO下降)。
实验室检查:包括自身抗体检测(如ANA、RF)以排除结缔组织病相关ILD。
必要时活检:经支气管镜或外科肺活检用于确诊特定类型(如特发性肺纤维化,IPF)。
2. 治疗原则
支持治疗:氧疗改善低氧血症,肺康复训练增强活动耐力。
药物治疗:
对于IPF,推荐使用抗纤维化药物(如尼达尼布、吡非尼酮),但需监测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(如胃肠道不适、肝酶升高)。
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用于炎症性ILD(如结节病、过敏性肺炎),但老年人需谨慎使用 due to increased risk of infections and osteoporosis.
并发症管理:积极治疗合并症(如心力衰竭、感染),并预防肺栓塞。
姑息治疗:对于晚期患者, focus on symptom relief and quality of life, including palliative care and advance care planning.
3. 预后与随访
预后因素:取决于ILD类型、疾病进展速度、患者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;IPF预后较差,中位生存期约2-5年。
定期随访:每3-6个月评估症状、肺功能和影像学变化,调整治疗策略。
老年人间质性肺炎的诊疗应个体化,强调多学科团队(包括呼吸科、老年科、康复科)协作。早期诊断和综合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,改善生存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