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血栓性疾病诊疗指南
发布时间:2025-09-10
老年人血栓性疾病诊疗指南
老年人血栓性疾病,如深静脉血栓(DVT)、肺栓塞(PE)和动脉血栓,是常见且危险的疾病。由于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合并症和生理功能下降,诊疗需特别谨慎。以下是关键诊疗指南:
1. 风险评估与预防
评估工具:使用Caprini评分或Padua评分评估VTE风险,Wells评分用于PE疑似诊断。
预防措施:对于高风险患者(如术后、卧床、癌症患者),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(LMWH)、直接口服抗凝药(DOACs)或机械预防(如间歇充气加压装置)。
2. 诊断
深静脉血栓(DVT):首选超声检查,结合D-二聚体检测(但老年人D-二聚体可能升高,需谨慎解读)。
肺栓塞(PE):使用CT肺动脉造影(CTPA)或通气/灌注扫描,结合临床概率评估(如Wells评分)。
动脉血栓:如急性心肌梗死或卒中,依赖心电图、心肌酶、影像学(CT或MRI)和临床症状。
3. 治疗
抗凝治疗:一线选择包括DOACs(如阿哌沙班、利伐沙班)或维生素K拮抗剂(华法林),需监测肾功能和出血风险。老年人起始剂量可能需调整。
溶栓治疗:适用于高危PE或急性缺血性卒中,但老年人出血风险高,需严格筛选(如年龄>75岁者慎用)。
介入和手术:如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用于抗凝禁忌的DVT/PE患者,或血栓切除术用于特定病例。
4. 特殊考虑
合并症管理:关注肾功能不全、肝病、出血史和药物相互作用(如与抗血小板药联用)。
监测与随访:定期评估抗凝效果(如INR for 华法林)、肾功能和出血迹象,调整治疗 duration(通常3个月或更长,取决于病因)。
生活方式干预:鼓励活动、 hydration,避免 prolonged immobility。
5. 预后与并发症
老年人血栓性疾病预后 varied,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 outcomes,但出血并发症风险较高。死亡率在PE中可达10-30%,强调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 approach。
本指南基于国际共识(如ACCP、ESC guidelines),具体实施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,咨询专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