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指南
发布时间:2025-09-08
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(CKD)的诊疗需综合考虑年龄、合并症和肾功能,强调延缓进展、管理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。以下是关键诊疗指南:
1. 诊断与分期
诊断标准:基于肾小球滤过率(eGFR)<60 mL/min/1.73m²或肾脏损伤标志(如蛋白尿)持续3个月以上,使用CKD-EPI公式计算eGFR。
分期:根据KDIGO指南,CKD分为1-5期,老年人常见于3-5期,需定期监测eGFR和尿蛋白。
2. 治疗原则
生活方式干预:低盐、低蛋白饮食(0.6-0.8 g/kg/day),控制体重,戒烟限酒,适度运动。
血压控制:目标<130/80 mmHg,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,可延缓肾病进展,但需监测血钾和肾功能。
血糖管理:如有糖尿病,目标HbA1c<7%,使用SGLT2抑制剂或GLP-1受体激动剂可能有益。
并发症管理:
贫血:补充铁剂和ESA(促红细胞生成素),目标Hb 10-11 g/dL。
骨矿物质疾病:监测钙、磷、PTH,使用磷酸盐结合剂和活性维生素D。
心血管风险:控制血脂(他汀类药物),预防心血管事件。
药物调整:避免肾毒性药物(如NSAIDs、某些抗生素),根据eGFR调整剂量。
3. 肾脏替代治疗(RRT)准备
时机:eGFR<15 mL/min/1.73m²或出现尿毒症症状(如恶心、乏力)时,考虑透析或移植评估。
选项:血液透析、腹膜透析或肾移植,老年人需评估共病和预期寿命,个体化选择。
4. 老年特定考虑
共病管理:整合处理心衰、认知障碍等,多学科团队(MDT)参与。
姑息 care:晚期CKD, focus on symptom relief and quality of life, may involve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without dialysis.
监测频率:每3-6个月复查eGFR、电解质、血常规,调整治疗计划。
老年人CKD诊疗应个体化,强调预防、早期干预和综合管理,以改善预后。建议在肾内科专科指导下实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