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原发性恶性高血压引起的恶性小动脉肾硬化诊疗指南
发布时间:2025-09-07
老年人原发性恶性高血压引起的恶性小动脉肾硬化诊疗指南
恶性高血压(Malignant Hypertension, MHT)是一种急症,以严重高血压(通常舒张压 >120 mmHg)和急性靶器官损害为特征,包括恶性小动脉肾硬化(Malignant Nephrosclerosis)。老年人患者需特别关注,因其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和脆弱性。以下是诊疗指南的关键点:
1. 诊断
临床表现:突发严重头痛、视力模糊、恶心、呕吐、胸痛、呼吸困难;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、蛋白尿、急性肾损伤(AKI)。
实验室检查:血压监测(确认舒张压 >120 mmHg)、尿液分析(血尿、蛋白尿)、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、眼底检查(视网膜出血、渗出、视乳头水肿)。
影像学:肾脏超声或CT可显示肾脏大小和结构变化,但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的确诊常依赖临床和实验室证据。
鉴别诊断:排除其他原因如肾动脉狭窄、嗜铬细胞瘤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。
2. 治疗原则
紧急降压:目标是在数小时内将血压降低不超过25%,避免过快降压导致脑或肾脏低灌注。常用静脉药物如硝普钠、拉贝洛尔、尼卡地平。
肾脏保护:控制血压至目标值(通常 <140/90 mmHg,老年人可个体化),使用ACE抑制剂或ARBs(如有肾功能监测),避免肾毒性药物。
支持治疗:管理并发症如心力衰竭、脑水肿;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。
长期管理:生活方式干预(低盐饮食、戒烟、限酒)、多药联合降压治疗(如CCBs、利尿剂、β-blockers),定期随访血压和肾功能。
3. 预后
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预后,但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病(CKD)或终末期肾病(ESRD)。
老年人预后较差, due to comorbidities; 5年生存率约50-70%,取决于血压控制和并发症管理。
4. 随访
定期监测血压、肾功能、尿液分析;多学科团队 approach involving cardiologists, nephrologists, and geriatricians for comprehensive care.
Note: This is a general guideline; individual cases may vary. Consult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for personalized advic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