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肠损伤诊疗指南
发布时间:2025-09-04
结肠损伤诊疗指南
结肠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腹部创伤,可能由穿透性损伤(如刀刺伤、枪伤)或钝性损伤(如车祸、坠落)引起。及时诊断和适当治疗至关重要,以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。以下是基于临床指南的诊疗要点:
1. 初步评估与诊断
病史与体格检查:询问受伤机制,评估腹部体征(如压痛、反跳痛、肌紧张)。注意生命体征变化,如低血压、心动过速,可能提示出血或休克。
影像学检查:
腹部X线:可能显示游离气体(提示穿孔)。
CT扫描:首选检查,可评估损伤范围、腹腔内出血和肠壁完整性。
诊断性腹腔灌洗:在资源有限时使用,检测腹腔内血液或肠内容物。
实验室检查:包括全血细胞计数(评估贫血或感染)、电解质和乳酸水平(评估休克)。
2. 治疗原则
初始复苏:稳定患者,包括静脉输液、输血(如有出血)、抗生素预防感染(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,如头孢曲松加甲硝唑)。
手术干预:大多数结肠损伤需要手术探查。根据损伤严重程度选择术式:
一期修复:适用于低风险损伤(如清洁伤口、无严重污染、血流动力学稳定),直接缝合穿孔。
结肠造口术:适用于高风险情况(如严重污染、延迟诊断、休克),暂时转流粪便以促进愈合。
损伤控制手术:在不稳定患者中,先控制出血和污染,后续再行确定性手术。
腹腔镜或开腹手术:取决于损伤位置和 surgeon 经验。
3. 术后管理
监测:密切观察生命体征、腹部体征和引流 output,预防并发症如腹腔脓肿、吻合口漏。
营养支持:早期肠内营养或全肠外营养,促进愈合。
抗生素疗程:通常持续24-48小时,除非有持续感染证据。
康复与随访:评估造口功能(如有),计划后续关闭或长期管理。
4. 预后与并发症
预后:取决于损伤严重性、及时治疗和患者基础健康状况。死亡率约5-15%,主要 due to 感染或出血。
常见并发症:腹腔感染、肠瘘、粘连性肠梗阻。早期识别和处理可改善 outcomes。
结肠损伤的诊疗需多学科团队协作,强调个体化治疗。遵循指南可优化患者 outcomes,减少 morbidity 和 mortality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