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葡萄膜炎?它是如何发生的?
发布时间:2025-06-29
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发生机制
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所致葡萄膜炎 是指HIV感染后,由于免疫系统受损,导致葡萄膜(包括虹膜、睫状体和脉络膜)发生炎症的一种眼部并发症。这种病症在HIV感染者中较为常见,尤其是在免疫系统严重受损(CD4+T细胞计数低于200个/μL)的患者中。
HIV所致葡萄膜炎是如何发生的?
HIV感染后,病毒主要攻击CD4+T细胞,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。当免疫系统受损到一定程度时,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炎症,包括葡萄膜炎。HIV所致葡萄膜炎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1. 直接感染
HIV病毒可以直接感染眼部组织,包括葡萄膜,引发炎症反应。
2. 机会性感染
由于免疫系统受损,患者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体,如巨细胞病毒(CMV)、弓形虫、结核杆菌等,这些病原体可以引发葡萄膜炎。
3. 自身免疫反应
HIV感染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紊乱,引发自身免疫反应,攻击葡萄膜组织。
HIV所致葡萄膜炎的典型症状
眼红:眼部充血,结膜血管扩张。
眼痛:眼部疼痛,可能伴有头痛。
视力下降:由于炎症影响视网膜或玻璃体,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或下降。
畏光:对光线敏感,可能伴有流泪。
飞蚊症:眼前出现黑点或漂浮物。
诊断方法
眼部检查:包括裂隙灯检查、眼底检查等,观察葡萄膜炎症情况。
实验室检查:血液检测HIV病毒载量和CD4+T细胞计数,评估免疫状态。
病原体检测:如怀疑机会性感染,需进行相关病原体检测(如CMV PCR检测)。
影像学检查:如眼部超声或OCT(光学相干断层扫描),评估视网膜和玻璃体情况。
治疗原则
类型 | 治疗方法 |
---|---|
抗病毒治疗 | 加强抗HIV治疗(HAART),控制病毒复制,提高CD4+T细胞计数。 |
抗炎治疗 | 使用糖皮质激素(如泼尼松)局部或全身应用,减轻炎症。 |
抗感染治疗 | 如存在机会性感染,需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(如更昔洛韦治疗CMV)。 |
支持治疗 | 如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,避免眼部疲劳。 |
如何预防HIV所致葡萄膜炎?
规范抗病毒治疗:坚持服用抗HIV药物,保持病毒载量在检测不到的水平。
定期眼科检查:HIV感染者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,尤其是CD4+T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。
避免机会性感染:注意个人卫生,避免接触可能引发感染的病原体。
关键点
HIV感染者如出现眼部不适,应及时就医。
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视力严重受损。
坚持抗病毒治疗是预防葡萄膜炎的关键。
若有疑似症状,尽早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