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在线问病网!
在线问病网首页
我要搜索
首页
内科
外科
骨科
妇产科
儿科
皮肤科
眼科
口腔科
耳鼻喉科
肿瘤科
男科
急诊科
中医科
传染科
更多
当前位置 :
疾病库
>
耳鼻喉
>
耳真菌病
耳真菌病
(耳癣,真菌性外耳炎)
概述
简介
症状
病因
治疗
预防
诊断
检查
饮食
护理
基本信息
名称 :
耳真菌病
科室 :
皮肤科 传染科
别名 :
耳癣,真菌性外耳炎
部位 :
耳
治疗周期 :
1-2个月
治愈率 :
60%
治疗费用 :
市三甲医院约(3000-6000元)
疾病常识
介绍
耳真菌病又称真菌性外耳炎,系真菌引起的急性、亚急性或慢性耳廓及外耳道感染。是一种常见病,占耳感染的15%~20%。是真菌感染所致。这类感染又称耳癣,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、石青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等。临床表现为耳廓
【详情】
病因
耳真菌病病因主要病因: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,游泳、沐浴、挖耳损伤等均为重要诱发因素一、发病原因耳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,占耳感染的15%~20%。多发生于热带、亚热带温暖潮湿的地区。任何年龄均可罹及,但以20~40岁最为多见。常见于单侧且以右
【详情】
症状
耳真菌病症状典型症状:耳内发痒及闷胀感。有少量水样分泌无,听力减退及耳鸣相关症状:耳廓癣结痂鳞屑杯状耳一、症状1.耳廓癣开始为红色丘疹、水疱。继而脱屑并逐步向四周蔓延扩大成大片红斑,上覆鳞屑。边缘清楚,有丘疹或水疱。可延及外耳道、全耳、颈面
【详情】
预防
耳真菌病预防1.保持外耳道干燥、勿用不洁之物挖耳、水入耳后及时拭净并滴入酒精,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等。2.避免刺激性的药物点耳及用不清洁的物品挖耳。尤其在耳内进水后应将耳内尽快擦干。如长期耳内潮湿易引起霉菌感染;3.清除外耳道内的所有痂皮和
【详情】
诊断
外耳道真菌病应和细菌性外耳道炎相鉴别。后者一般起病急,红肿热痛明显,尤以耳痛为主。慢性外耳道炎则自觉瘙痒,耳道中有少量积脓,直接检查和培养有细菌生长。
【详情】
治疗及其他
治疗
耳真菌病诊疗知识就诊科室:皮肤科传染科治疗费用:市三甲医院约(3000-6000元)治愈率:治疗周期:治疗方法:西医药物治疗耳真菌病一般治疗一、治疗1.耳廓癣用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咪康唑霜等。2.外耳道真菌病宜先清除痂片和耵聍。然后外用制霉菌素
【详情】
检查
耳道中有少量积脓,可直接检查和培养,有细菌生长。有助诊断。取耵聍或痂片加10%KOH液检查可见菌丝和孢子。有时可见分生孢子头。培养有真菌生长。
【详情】
饮食
耳真菌病饮食原则保健贴士1、避免刺激性的药物点耳及用不清洁的物品挖耳。尤其在耳内进水后应将耳内尽快擦干。如长期耳内潮湿易引起霉菌感染;2、清除外耳道内的所有痂皮和分泌物,用1~2%柳酸酒精或1~2%麝香草酚酒精涂耳。也可用制霉菌素喷于外耳道
【详情】
护理
耳真菌病一般护理1.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,保持心情舒畅,有乐观、豁达的精神、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不要恐惧,只有这样,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,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。2.注意适当休息,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,休息好,有利于身体的恢复;运动可以增强体
【详情】
相关疾病
酒渣鼻
手足皲裂
软化斑
肉芽肿性松弛皮肤
镰刀菌病
地霉菌病
皮炎芽生菌
小螺菌感染
热门疾病
更多疾病 >>
高血压
颈椎病
偏头痛
前列腺炎
早泄
霉菌性阴道炎
宫颈糜烂
宫颈癌
宫外孕
手足口病
口臭
子宫肌瘤
胃癌
白血病
烟雾病
血管瘤
痔疮
股骨头坏死
小儿脑瘫
荨麻疹
湿疹
梅毒
白癜风
尖锐湿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