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整形修复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式
在整形普及的现在,很多人想要通过隆鼻,拥有精致立体的面部轮廓,而变美的历程,就像魔法般,让人充满期待,很多人收获了美丽,但也有一部分人,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或选择了某些不正规的整形机构,导致手术失败,至此走上了鼻修复的艰难之路。
来做鼻修复的求美者很多,现在对失败因素及处理对策做一个详细说明,希望更多的求美者在鼻整形前能更好的了解及规避手术风险。
注射失败
注射隆鼻失败会出现:鼻梁红肿、发炎感染、注射物扩散,鼻背变宽,注射量不均,鼻梁依然低平等情况。
【对策】修复关键问题在于"取"出,如果是玻尿酸注射隆鼻失败,用融解酶融解后即可。三个月后,可再进行鼻综合手术。
感染
多是与术前消毒不彻底,术中操作不规范。现在因感染而造成手术失败的并不多见。
【对策】鼻部感染是会对我们组织造成损伤的,不管是哪一种材料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感染问题,一旦发生,就必须尽早控制感染,必要时要尽早取出假体材料。
皮肤颜色的改变,皮肤颜色的改变是术后比较常见的问题,表现为鼻背、鼻尖处皮肤发红、发亮。主要是由于假体长时间刺激鼻背皮肤引起。刺激皮肤的程度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:
【对策】需要通过手术取出,然后根据需要再次植入隆鼻材料,目前我们较提倡使用自体软骨,肋软骨的支撑力与柔韧性很适合鼻梁塑形,耳软骨及鼻中隔软骨更加柔软,适合鼻尖塑形,且自体软骨无排异性,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。
【对策】一般需要通过手术将假体取出,根据具体情况对假体所在的层次、位置等进行调整,然后根据需要植入新的适合的假体。
与假体的薄厚程度和雕刻形状有关,假体越厚对鼻背的刺激越明显,尤其是对那些皮肤较薄的客人,要选用质地柔软且不能过厚的假体。还有在雕刻假体时,把鼻背处雕的过于陡峭,造成局部压强过大,影响局部血液循环,也会引起局部发红的现象。
【对策】取出假体,更换适合的填充材料,如自体软骨,需根据皮肤的厚度与张力,选择并雕刻出适合的形态与高度植入。
假体歪斜/移位
一般情况下是术后恢复期外力碰撞造成,也有一部分医生操作不当原因造成。
操作原因:
第一,在剥离植入物腔隙时不够对称,腔隙偏斜放入假体时自然容易偏斜。
第二,腔隙过宽,很难进行植入物的固定,很容易向任何一个方向移动。
第三,在使用硅胶假体时,由于假体的腹面与鼻骨背部结合的不够紧密,在加上硅胶的质地比较硬,与周围组织结合不够好,时间长了就会发生下滑现象。
【对策】外力碰撞造成的假体歪斜/移位,建议手术进行调整 ;操作不当原因造成的假体歪斜/移位,也是需要通过手术修复,手术过程取出原有假体,在植入新假体时要注意腔隙剥离的层次与宽度,植入时注意假体与周围部位的对称性,医生在雕刻硅胶假体时不能只是注重雕刻假体的表面,腹面的雕刻也需要与鼻骨北部形态结合紧密,术后避免外力碰撞。
效果失真
主要是在雕刻假体时,把假体边缘雕刻的角度过陡或边界过于明显,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出边界,使鼻子可以明显看出人工的痕迹。
【对策】取出原有假体,重新植入雕刻形态合适的假体。尤其是皮肤较薄的顾客,更要慎重选用假体,尽量选用质地柔软而且薄的材料,且在处理假体边缘时,一定要过渡自然。
挛缩
假体植入物对于人体来说是异物,植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对异物会发起攻击,在其周围有纤维组织包膜形成,包膜反复增厚变紧,牵拉鼻尖越来越短最终形成 “朝天鼻”。 假体隆鼻术后1年2年甚至好几年还感觉鼻子在变短,鼻头硬邦邦,很有可能是假体刺激引起的包膜挛缩。
【对策】需要取出假体,松解挛缩的包膜,利用自体软骨(鼻中隔软骨或肋软骨)搭建鼻头支架结构将鼻尖延长,使鼻部的皮肤尽量完全延展。
术后效果不满意,在处理顾客的过程中发现,有大部分顾客是源于对手术效果不满意而来修复的。造成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:
【对策】正视自身条件,客观分析术后效果,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。
【对策】医生在术前与顾客充分沟通,详细分析其基础条件,在尊重顾客意愿的情况下,根据自已的专业知识及经验客观描述术后效果。
【对策】鼻部整形是集医学、美学、材料学、力学、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学科,对医生的审美、技术、经验等要求都很高。选择正规公立医院进行,在材料、环境、资质及医生技术上都很有保障。